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室介绍 > 中医内科

脾胃虚弱有哪些表现?应该怎么调理?

脾胃调理 中医养生

脾胃,指脾脏和胃腑,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具体某一器官有所区别。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升;胃主受纳、主降。脾胃功能正常与否也关乎身体健康状况。

从日常的门诊情况看来,当今人们的脾胃功能问题日益突出,症状各异,大多表现为虚像。

中医将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脾胃气虚,常因病后,或因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所致。

主症: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肢体浮肿,大便溏泻,体倦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脾气下陷,则出现脱肛、阴挺、胃下垂等症;脾不统血,还可出现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

治疗原则应健脾益气;中气下陷,宜补中升陷;脾不统血宜补脾摄血。

方剂:四君子汤;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脾不统血用归脾汤。



脾胃阴虚多因热病之后津液损伤所致。

主症:口燥咽干,不 思饮食,低热,盗汗,手足心热,大便干,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原则应滋阴养胃。

方剂益胃汤。



脾胃阳虚,由脾胃气虚继续发展,或过食生冷,或过服寒凉泻下药,损伤脾胃之阳气所致。

主症:饮食减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喜温欲按,四肢不温,久泻,久痢;妇女白带清稀,小腹冷痛;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疗原则应温中健脾。

方剂:理中汤。


此外,脾胃气、阳虚患者还可以采用艾灸、健脾养胃疗法、温针灸、食疗等。

◎ 气虚体质者

其中气虚体质者的饮食养生原则为健脾补气,饮食宜细水长流,忌冷抑热。

气虚体质者的养生关键在于补气,但要兼顾到五脏之虚的宜忌原则。

肾为元气之根,脾为生气之源,所以气虚者补气重在补脾益肾。

宜多食用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党参,宜食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如茯苓、山药、莲子。

不宜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食物,也不宜食用过于滋腻、难消化的食品,以免产生"虚不受补"现象。

烹饪的时候宜久炖,熟透后方能固护脾胃之气。

◎ 脾胃阴虚者

脾胃阴虚患者则采用针灸、健脾养胃疗法等。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如辣椒、葱、姜、蒜等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饮食上还应当保证营养均衡。

阴虚的人适合长期食用燕麦、玉米、海带、银耳、雪梨等食物。患者还可以自己做一些补阴的汤,比如鲫鱼汤、鸽子汤等。

此外,还应注意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控制情绪,阴虚的人常伴有性情急躁,容易烦躁发怒。

所以,应时常警告自己要安定,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否则会因为情绪激动而进一步耗伤阴血,加重阴虚。

饮酒抽烟之人应戒烟酒或少饮酒和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