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室介绍 > 中医儿科

孩子总是积食,这是为什么?该怎么办?

孩子积食,小儿推拿,中医

关于小儿积食,已经是每个妈妈群里的必聊话题了:

孩子积食了怎么办?孩子又积食了怎么办?孩子老是积食怎么办……

其实啊,接触过中医小儿推拿的妈妈,应对孩子积食问题,就会多一些从容。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唠唠小儿积食那点事,看看中医的小儿推拿是怎么化解这个病症的。


孩子为什么会积食?



医圣张仲景曾言:四季脾旺不受邪。

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人体就不容易受邪生病。

注意中医说的脾不同于现代医学所指的具体器官,中医认为,脾是一个系统概念。

根据《难经》对脾的形状描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这是指西医中的脾),有散膏半斤这是指西医中的胰腺)”。

所以,中医的脾应该包括西医的脾和胰腺,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

它还包括但不限于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负责生血、统血、统水等。

孩子的脾胃处于发育中,本身比较娇弱,一旦吃多了就很容易发生积食。

所以大人不能给孩子吃多了,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总想给孩子吃很多好吃的。

而且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都很弱,高营养的食物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说白了,就是吃得过多或者过于高营养,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导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损

中医称之为积食。也叫食积。

而应对孩子积食,能根据孩子积食情况以及体质选择特定穴位以适当力度按摩的小儿推拿是比较好的选择。



孩子积食-试试小儿推拿



✅ 基本原则:只推左手。

积食类小儿推拿只推孩子的左手,刚开始手法以轻柔为主,不要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要用太重的手法,以免孩子疼痛或害怕。

✅ 推拿频率:

基础保健:可每周推拿1次。

系统调理:每周1-2次。

根据疾病情况:每天2-3次都可以。


01

清胃经


位置:大拇指桡侧面,腕横纹到指尖,脾和胃连起来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热、泻胃火、导积滞、降逆止呕。

次数:约100—300次。




02

清大肠经


位置:食指桡侧边缘,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线(从虎口到指尖向外为清)。

作用: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次数:约100—500次。




03

揉板门


位置:位于手掌大鱼际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多用于防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

次数:约100—500次。



04

顺运内八卦


位置: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之中指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作画圈状。

作用: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次数:100—300次。



05

掐揉四横缝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置:用大拇指的指甲逐个掐揉宝宝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手指第一指关节处的四横纹。

作用:消食导滞,消除积食。

次数:来回10次。



06

下推七节骨


位置: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4腰椎至尾椎上端,成一直线。

作用:泄热通便,多用于便秘、脱肛等症。

次数:100—300次。



07

分腹阴阳


位置:腹阴阳即两肋弓下缘(也可以说是自中脘到脐)。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多用于防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烦躁不安、夜啼等症。

次数:100—300次。



08

摩腹


位置:肚脐周围,顺时针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气,通肠道。

次数:100-200次。



09

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从下向上捏脊。

作用:强身健体,健脾益气。

次数:5次。



10

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前缘一横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止泻通便,多用于防治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

次数:30—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