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室介绍 > 中医内科

秋分过后,咳嗽气短,你的肺气虚了!

肺气虚,秋季养生,咳嗽,气短,经常感冒

秋分过后,才明显感觉到秋的气息。

夏天的树木、草叶自有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像是铆足了所有气力向上生长,太阳的炙烤下,空气里是一阵阵灼烈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

秋天的味道,愈发的沉静、灵性。

有点像柚子,微苦、微涩、微酸,又带些微甜和清爽的气息,回味悠长,阳气也跟随季节的交替,从向外生发逐渐向内收敛,这件事情,要少做!




因秋生悲 其实是松果体在“捣乱”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也很容易触景生情。

从而生出凄凉、忧郁、悲秋等伤感情绪,因此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心理养生

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写林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

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地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秋窗风雨夕》,头四句为: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霜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大意是:秋天花朵失色,草木枯萎,灯光昏暗,秋天的夜晚是这样漫长啊。

窗前一片萧瑟,已经使人感到无比寂寞,那能受得了凄风苦雨增添的凄凉。

古人留下过很多这样“悲秋”的古诗词,人们以为是秋季万物凋零,引发了人们这样“悲”的情绪。


而今,现代医学的发展,揭示人脑的深部有一个内分泌腺叫“松果体”。

对阳光非常敏感,通过神经纤维与眼睛相联系。

夏季,强烈的阳光能抑制松果体的功能,使松果体激素分泌减少。

进入秋天以后,北半球白天渐短,尤其在阴雨时节,天色暗淡。

松果体开始分泌大量的松果体激素

松果体激素能调节其他激素的分泌,重点是能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众所周知,甲状腺素能增强新陈代谢,促进机体发育。

缺乏甲状腺素则食欲不振、反应迟钝。

肾上腺素能促进心跳、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升高血糖。

这两种激素皆有助于思维活动的增强,使人精神振奋。

当这两种激素在血中的浓度降低,就使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

抑制过程增强,人就变得无精打采,善感之人更会愁肠满腹。





悲秋过度 易伤肺气




中医学认为人有五志(怒喜思悲恐),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其中“悲”这种情志变化和肺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黄帝内经•灵枢》里也有:“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的记载。


所以也说悲伤过度,首先伤肺。那么,肺伤有何表现呢?


中医学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

● 一是肺主呼吸之气。

也就是通过口鼻呼吸自然空气,呼出身体里的废气。

● 二是肺主全身之气。

肺将吸人的新鲜空气供应给全身各个脏腑器官,从而保持全身功能活动充沛有力。


当肺为悲的情绪所伤,就会出现呼吸之气与全身之气两个方面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因悲伤而哭泣不停,这个人的呼吸往往会加快。

我们常说一个小孩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这就是因为悲伤而伤肺,肺气损伤则需要更多空气的补充。

所以表现为呼吸加快,也就是摄气过程的加快。

我们还常见到,有时一个人悲哭过度过久,全身软得像面条一般。

旁边人拉都拉不起来,这就是全身之气都因为肺气损伤而生虚损。

从症状来看,悲伤肺的主要症状是气短,咳嗽、有痰或无痰,全身乏力、皮肤怕冷,容易感冒,中医称之为“肺气虚”。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便是如此,伤了肺气,前期咳嗽不止,后期咳血身亡。

所以,我们要少悲秋,客观面对自然四季交替规律,当出现这样的悲秋情绪时及时自我调节。

如果是自己怎么也调节不好,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经常处于“悲”的状态。

同时还伴随有肺气虚相关症状(气短,咳嗽、有痰或无痰,全身乏力、皮肤怕冷,容易感冒),就应该及时进行外界干预。